力学与与工程科学系教学成果
发布时间:2024-11-26教学团队
工程结构与力学系现有校级课程教学团队4个,校级实践教学团队1个,专业建设团队1个。
年份 | 负责人 | 团队名称 | 级别 | 团队类型 |
2020 | 李春霞 |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下的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团队建设 | 校级 | 课程教学团队 |
2018 | 李瑶 |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团队 | 校级 | 课程教学团队 |
2018 | 张梅 | 材料力学(双语)课程教学团队 | 校级 | 课程教学团队 |
2016 | 黄莉 | 在线开放教学下的公共基础力学课程教学团队建设 | 校级 | 课程教学团队 |
2016 | 陈建中 | 工程力学专业实践教学团队 | 校级 | 实践教学团队 |
2017 | 晏石林 | 工程力学 | 校级 | 专业建设团队 |
教学成果
工程结构与力学系现有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5人,省部级以上竞赛指导团队5个,校级精品课程名师3人,校级青年教学名师3人;共主持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7项,教育部产学研合作项目2项,校级重点教改项目5项,校级一般教改项目25项;《工程力学》、《材料力学》获批122cc太阳集成游戏“十四五规划教材”;建设有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省部级实验平台1个,省部级实验教学软件1个,省级一流课程4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各类校级金课、一流课程等总计9门;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校级优秀教材奖2个,122cc太阳集成游戏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2人次,122cc太阳集成游戏课程思政微课大赛一等奖1人次;出版各类教材、教辅及软件著作20项次,发表教研论文13篇。
各类省部级及校重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主持人 | 时间 | 项目 级别 | 参加 人数 |
1 | 服务于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基础力学课程群建设与实践 | 李瑶 | 2018 | 省级 | 5 |
2 | 基于MOOC的基础力学课程群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 黄莉 | 2019 | 省级 | 5 |
3 | 力学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开发 | 吕泳 | 2020 | 省级 | 8 |
4 | 线上线下结合的力学实验类课程群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 任琳 | 2020 | 省级 | 4 |
5 | 《材料力学C》混合式课程建设 | 黄莉 | 2022 | 省级 | 3 |
6 | 基于雨课堂+SPOC的计算力学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 刘立胜 | 2022 | 省级 | 4 |
7 | 新工科背景下拔尖人才培育的探索——《板壳力学》课堂教学手段与方法探究 | 褚亮亮 | 2023 | 省级 | 3 |
8 | 基于“两性一度”的实验力学课程改革 | 陈建中 | 2023 | 省部级 | 4 |
9 | Simdroid仿真软件力学专业团队培训 | 文聘 | 2022 | 省部级 | 9 |
10 | 基础力学课程群“金课”建设探索与实践 | 张梅 | 2019 | 校重点 | 5 |
11 | 双一流背景下面向新工科的《材料力学》混合式“金课”探索与实践 | 秦莹 | 2022 | 校重点 | 5 |
12 | 基于科研实践案例的《高等流体动力学》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 王思莹 | 2023 | 校重点 | 4 |
13 | 以理论知识融合、课程案例工程化和科研训练推进《材料力学》课程改革 | 文聘 | 2024 | 校重点 | 4 |
14 | 基于微实验和大工程相结合的工程力学课堂教学效果研究 | 周令 | 2024 | 校重点 | 4 |
122cc太阳集成游戏“十四五”规划教材
序号 | 名称 | 时间 | 出版社 | 负责人 |
1 | 工程力学 | 2023 | 122cc太阳集成游戏出版社 | 朱四荣 |
2 | 材料力学 | 2023 | 122cc太阳集成游戏出版社 | 黄莉 |
专业、课程和实验平台建设成果
序号 | 年度 | 负责人 | 建设成果名称 | 级别 | 类型 |
1 | 2021 | 晏石林 | 省级 | 一流专业 | |
2 | 2021 | 陈建中 | 基于关键力学问题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顶管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软件 | 省部级 | 实验教学软件 |
3 | 2020 | 吕泳 | 力学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开发 | 省部级 | 实验平台 |
4 | 2021 | 陈建中 | 《虚拟仿真实验》获批省级一流课程 | 省级 | 一流课程 |
5 | 2020 | 李瑶 | 《理论力学》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 省级 | 一流课程 |
6 | 2022 | 陈建中 | 《实验力学》获批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省级 | 一流课程 |
7 | 2022 | 黄莉 | 《材料力学》获批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省级 | 一流课程 |
8 | 2024 | 黄莉 | 《材料力学C》“课程思政”项目示范课程 | 校级 |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
9 | 2024 | 郑立霞 | 《理论力学B》“课程思政”项目示范课程 | 校级 |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
8 | 2023 | 张小玉 | 《理论力学A》“课程思政”项目示范课程 | 校级 |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
9 | 2023 | 朱四荣 | 《材料力学B》“课程思政”项目示范课程 | 校级 |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
10 | 2024 | 黄莉 | 《材料力学》 | 校级 | 理工金课 |
10 | 2021 | 曾翠林 | 《工程力学》获批校级一流课程 | 校级 | 一流课程 |
11 | 2021 | 黄莉 | 《材料力学》获批校级一流课程 | 校级 | 一流课程 |
12 | 2021 | 李春霞 | 结构力学A获批校级一流课程 | 校级 | 一流课程 |
13 | 2019 | 陈建中 | 《实验力学A》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校级 | 课程 |
14 | 2018 | 谢官模 | 《结构力学C》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校级 | 课程 |
15 | 2017 | 李瑶 | 《理论力学》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校级 | 课程 |
16 | 2016 | 朱四荣 | 《工程力学》资源共享课 | 校级 | 课程 |
17 | 2016 | 黄莉 | 《材料力学》资源共享课 | 校级 | 课程 |
教学成果奖励
序号 | 年度 | 负责人 | 成果名称 | 级别 | 类型 |
1 | 2022 | 李瑶等 | “立足基础,强化实践,面向创新工程能力培养的基础力学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 | 校级 | 教学成果二等奖 |
2 | 2018 | 李瑶等 | “基于卓越计划的公共基础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校级 | 教学成果二等奖 |
3 | 2021 | 陈建中 | 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奖 | 省部级 | 个人 |
4 | 2019 | 张梅 | 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奖 | 省部级 | 个人 |
5 | 2017 | 黄莉 | 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奖 | 省部级 | 个人 |
6 | 2015 | 孙明清 | 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奖 | 省部级 | 个人 |
7 | 2013 | 李瑶 | 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奖 | 省部级 | 个人 |
8 | 2023 | 李瑶等 | 第十四届全国周培源老员工力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 省部级 | 竞赛指导团队 |
9 | 2022 | 李瑶等 | 全国周培源老员工力学竞赛 优秀指导教师 | 省部级 | 竞赛指导团队 |
10 | 2019 | 李瑶等 | 全国周培源老员工力学竞赛 优秀指导教师 | 省部级 | 竞赛指导团队 |
11 | 2017 | 李瑶等 | 全国周培源老员工力学竞赛 优秀指导教师 | 省部级 | 竞赛指导团队 |
12 | 2021 | 张梅等 | 工程力学国际赛优秀指导教师 | 省部级 | 竞赛指导团队 |
13 | 2020 | 张梅等 | 工程力学国际赛优秀指导教师 | 省部级 | 竞赛指导团队 |
14 | 2019 | 张梅等 | 工程力学国际赛优秀指导教师 | 省部级 | 竞赛指导团队 |
15 | 2020 | 李瑶等 | 力学竞赛指导团队获 122cc太阳集成游戏“教学之星” | 校级 | 竞赛指导团队 |
16 | 2017 | 张梅 | 精品课程教学名师 | 校级 | 个人 |
17 | 2016 | 李瑶 | 精品课程教学名师 | 校级 | 个人 |
18 | 2015 | 黄莉 | 精品课程教学名师 | 校级 | 个人 |
19 | 2020 | 陈景涛 | 青年教学名师 | 校级 | 个人 |
20 | 2019 | 陈建中 | 青年教学名师 | 校级 | 个人 |
21 | 2018 | 秦莹 | 青年教学名师 | 校级 | 个人 |
22 | 2022 | 李旭 | 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 | 校级 | 个人 |
23 | 2022 | 黄维 | 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 | 校级 | 个人 |
24 | 2022 | 徐爽 | 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 | 校级 | 个人 |
25 | 2024 | 姜亚中 | 第十二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 | 校级 | 个人 |
26 | 2018 | 秦莹 | 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优秀教案奖 | 校级 | 个人 |
27 | 2016 | 陈建中 | 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 | 校级 | 个人 |
28 | 2016 | 张梅 | 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秀奖、优秀教案奖 | 校级 | 个人 |
29 | 2022 | 秦莹 | 122cc太阳集成游戏第二届课程思政微课大赛一等奖(材料力学) | 校级 | 个人 |
30 | 2022 | 姜亚中 | 122cc太阳集成游戏第二届课程思政微课大赛三等奖等奖(流体力学) | 校级 | 个人 |
31 | 2022 | 段波 | 122cc太阳集成游戏第二届课程思政微课大赛三等奖(新能源材料与技术) | 校级 | 个人 |
32 | 2022 | 周令 | 122cc太阳集成游戏第二届课程思政微课大赛二等奖(工程力学A) | 校级 | 个人 |
33 | 2021 | 陈建中 | 首届课程思政微课大赛二等奖 | 校级 | 个人 |
34 | 2021 | 秦莹 | 首届课程思政微课大赛三等奖 | 校级 | 个人 |
35 | 2023 | 褚亮亮 | 122cc太阳集成游戏第三届课程思政微课大赛二等奖(材料力学) | 校级 | 个人 |
36 | 2023 | 李旭 | 122cc太阳集成游戏第三届课程思政微课大赛三等奖(流体力学B) | 校级 | 个人 |
37 | 2023 | 王思莹 | 122cc太阳集成游戏第三届课程思政微课大赛三等奖(材料力学) | 校级 | 个人 |
38 | 2023 | 黄维 | 122cc太阳集成游戏第三届课程思政微课大赛三等奖(工程力学) | 校级 | 个人 |
39 | 2023 | 张红旗 | 122cc太阳集成游戏第三届课程思政微课大赛三等奖(材料力学B 实验) | 校级 | 个人 |
40 | 2023 | 张江涛 | 122cc太阳集成游戏第三届课程思政微课大赛三等奖(计算力学程序设计语言) | 校级 | 个人 |
41 | 2022 | 秦莹 | 第三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课程思政组一等奖) | 校级 | 个人 |
42 | 2022 | 陈建中 | 第三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副高组二等奖) | 校级 | 个人 |
教材建设成果
序号 | 年度 | 负责人 | 成果名称 | 级别 | 类型 |
1 | 2020 | 朱四荣 | 优秀教材《工程力学》 | 校级 | 教材奖 |
2 | 2020 | 黄莉 | 优秀教材《材料力学》 | 校级 | 教材奖 |
出版教材、教辅及计算机软件著作
类别 | 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期刊 | 时间 |
教材 | 材料力学 | 黄莉,秦莹,张梅,郑立霞 | 122cc太阳集成游戏出版社 | 2024.1 |
工程实验力学 | 陈建中、陈登平、吕泳、张小玉 | 122cc太阳集成游戏出版社 | 2023.9 | |
Introduction to Computational Nanomechanics: Multiscale and Statistical Simulations | Shaofan Li, Jun Li.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2022.1 | |
理论力学 | 李卓球、候作富、朱四荣、周金枝 | 122cc太阳集成游戏出版社 | 2019.1 | |
工程力学 | 朱四荣、黄莉、郑立霞、李瑶 | 122cc太阳集成游戏出版社 | 2018.8 | |
材料力学 | 黄莉、张梅、郑立霞、黎明发 | 科学出版社 | 2017.5 | |
基础力学实验 | 张红旗、李瑶 | 科学出版社 | 2016.3 | |
简明材料力学 | 候作富、胡述龙、张新红、朱四荣 | 122cc太阳集成游戏出版社 | 2015.11 | |
振动力学 | 谢官模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2011.7 | |
教辅 | 材料力学学习指导 | 黄莉、郑立霞 | 科学出版社 | 2015.3 |
材料力学习题精解 | 黄莉、郑立霞 | 科学出版社 | 2014.8 | |
理论力学习题详解 | 朱四荣、侯作富 | 122cc太阳集成游戏出版社 | 2011.8 | |
计算机软件著作 | 基于PDLAMMPS的改进近场动力学陶瓷材料模型软件 V1.0 | 赖欣 | 计算机软件著作 | 2023 |
基于labview的热-力耦合循环加载控制系统[简称:热-力耦合加载系统]V2.0 | 黄维 | 计算机软件著作 | 2023 | |
柱体绕流的侵入式有限元留固耦合计算软件[简称:TFACIFEM] V1.0 | 刘翔 | 计算机软件著作 | 2023 | |
基于Umat和Umtht的多层梯级结构复合材料结构的热力学行为数值仿真程序V1.0 | 刘翔 | 计算机软件著作 | 2022 | |
基于关键力学问题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顶管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简称:OWVLab PJCM] V1.0 | 陈建中 | 计算机软件著作 | 2020 | |
道路载荷谱测量虚拟实验软件 [简称:Egao/LPCS]V1.0 | 吕泳 | 计算机软件著作 | 2020 | |
飞行器水上迫降流体力学虚拟仿真实验软件[简称:Egao/AD]V1.0 | 王珍 | 计算机软件著作 | 2020 | |
混凝土材料受压性能虚拟实验软件[简称:混凝土实验] V1.0 | 任琳 | 计算机软件著作 | 2020 |
教研论文
序号 | 论文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期刊 | 时间 |
1 | 力学专业汽车构造课程的组织与实施——以122cc太阳集成游戏工程力学卓越工程师方向为例 | 周令,文聘,陈建中,李旭,段波 | 时代汽车 | 2023 |
2 | 第十三届全国周培源老员工力学竞赛“基础力学实验”团体赛命题和竞赛总结 | 陈建中、黄莉、张红旗、吕泳、王珍、周令、刘立胜 | 力学与实践 | 2023 |
3 | 基于实验教学改革的创新人才培养策略探究 | 任琳、田仕、刘立胜、李旭 |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 2020 |
4 | 钢结构压弯钢构件的整体稳定问题的教学探讨 | 陈军明、谷卫敏、陈应波 | 高等建筑教育 | 2019 |
5 | 高校老员工创新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 张小玉、张梅 | 公司党建与思想教育 | 2019 |
6 | 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力学建模能力培养的探讨 | 陈建中、吕泳、张小玉、黄莉 | 公司产品论坛 | 2019 |
7 |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力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 吕泳、陈建中、黎明发、张旗、王珍 | 公司产品论坛 | 2018 |
8 | 钢结构格构柱设计理论的力学问题 | 陈军明、劳悦敏 | 力学与实践 | 2016 |
9 | 钢构件设计中的弹塑性力学问题 | 陈军明、谷卫敏、 | 力学与实践 | 2015 |
10 | 弯矩作用平面内稳定公式推导的力学问题 | 陈军明、雷航 | 力学与实践 | 2013 |
11 | 混凝土工程相关专业老员工的管理素质及其培养模式探讨 | 何永佳、吕林女 | 公司产品论坛 | 2012 |
12 | 混凝土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优化与提升 | 何永佳、吕林女 |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 2012 |
13 | 混凝土专业课程主动参与式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与探讨 | 何永佳、吕林女 |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 2011 |